客户服务 > 帮助中心 > 保险百科
保险百科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险需要

    11月22日,金麒麟暨2017保险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会上表示,从监管的实践看,保险监管要“长牙齿”,不能只说不做,要敢于作出不同于市场的独立判断,而不是被市场意志所左右。并且,要敢于质疑,能够说“不”,拒绝监管上的“父爱主义”,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好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黄洪表示,改革开放之初,保险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保险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

    黄洪介绍,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81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万美元。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体育文娱等各个领域的保险服务将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必需品,而从我国的保险供给看,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区域结构上,2017年1-10月,东部十六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1.85万亿元,占全国的57.1%;中部八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7809.9亿元,占全国的24.1%;西部十二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6045.1亿元,占全国的18.7%。在业务结构上,人身险中,健康、养老等长期寿险业务发展不足;财产险中,车险占比过高,超过70%,企财险、责任险等专业险种的份额不高。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保险业供给不平衡的特点。同时,在养老、医疗、农业、巨灾、责任保险等领域,仍然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比如,我国的保险赔付占灾害损失比重远低于国际上30%的平均水平,我国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单仅有0.13张。

    黄洪强调,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保险供给和服务必须有大的飞跃,要着力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上下功夫。首先是安全感,这是对保险产品服务的基本要求。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说明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安全感是保险服务的基本内涵。其次是获得感,这是保险业的重要努力方向。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保险业发展得好,消费者、从业人员和资本都将从中受益,但首先要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消费者必须有获得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第三是幸福感,无论是保险监管的监管理念、资源配置,还是保险行业的产品设计、保险服务,抑或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愿景、战略规划、管理流程,都要和幸福感紧密结合起来。保险行业一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背离了行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要求。

    黄洪认为,保险业从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身保险等发展至今,本源是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随着发展,保险业逐步衍生出资金运用、社会管理等功能,但这些功能不应该也不能脱离保险保障而存在。保监会强调保险要回归本源,就是要发挥保险的长期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险需求。

    黄洪指出,要重塑保险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保险监管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从监管的定位看,要处理好发展和监管的关系。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游戏规则,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市场主体都在这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里面来经营,防止“市场失灵”和重大风险积累,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从监管的资源配置看,要把监管资源向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倾斜。现在,大量的监管资源配置在日常行为监管上,对法人机构风险监管的投入严重不足,对风险不够敏感,一些重大风险不能及时发现。特别是在资本、资金运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手段,这也是导致一些保险机构产生严重风险隐患的根源。在风险监管方面,我们的技术、人才、能力也都有较大差距。要履行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监管职责,监管资源配置必须有大变化,向风险监管、法人机构监管、重大风险处置等领域倾斜。

    同时,黄洪表示,当前,新技术发展很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保险业的运用日新月异,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这对保险监管是个很大挑战。要大力加强保险监管科技建设,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和把握新技术给金融保险业带来的新变化。

    (来源:上海金融报)

     

版权所有: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08000254号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429号

Copyright (C) Bohai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2006-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