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 帮助中心 > 保险百科
保险百科

商业车险价格战肆虐 第三次商车费改在即?

    价格战肆虐 第三次商车费改在即?

    一直以来,车险在财产保险行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抢占多一点市场份额,险企便利用赠送礼品、给予回扣、大打价格战等手段来维护和争抢客户,但是在“要保费”的同时,还“要合规”,于是部分险企只能以财务造假来掩盖其真实行径。

    但近日,因多家大型险企在开展商车险业务时违规违法而遭监管层“重罚”一事引起高度关注,尤其是首次暂停大型财险公司省级机构新车险业务3个月,更是一度引发个别地区中小险企哄抢业务的情况。

    事实上,在两次商业车险费改之后,车险市场恶性竞争的乱象并未得到遏制,但从此次处罚力度来看,监管层整治车险乱象的决心已非一般。最新消息称,第三次商车险费改预期将于2018年实施。

    随着商车费改的不断深入,驾驶习惯好的车主享受更多优惠,出险次数高的车主则需要付出更多保费。同时,费率市场化对于大型险企来说无疑是机会,但对于中小险企来说,则是危机。

    价格战顽疾

    众所周知,车险业务是财险公司总保费的主要来源,部分公司车险业务占比甚至超过八成,为了抢夺市场份额,财险公司使出各种手段,导致车险市场乱象频生,最终的后果就是,几乎90%的财险公司车险业务处于亏损或濒临亏损的状态。

    在车主的眼中,车险保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背后,就是车险市场价格混战的现实反映。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16年1月1日一次商业车险费改在全国正式施行。但赔付率的下降使得保险公司主打价格战争抢市场的空间更大,且车险领域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因此,有人认为商业车险费改是多输的,用户输了,怕来年保费提高,一些小型维修从免费到自费,满意度受损;险企输了,商车费改导致价格战加剧,保费收入降低,理赔成本转移到营销端;维修企业也输了,自费修车用户对价格敏感度增加,导致市场维修企业收入下滑。

    随后,2017年年中,保监会启动第二次商车费改,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通过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运用市场化手段降低商业车险费率水平,旨在通过改革倒逼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定价,推动市场由“费用战”、“价格战”向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良性竞争转变。

    与此同时,保监会还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针对车险市场乱象提出12条规定。禁止行为包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车险产品,开展恶性竞争;虚挂中介、虚列费用套取资金;与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机构开展合作;委托不具备合法资格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在其网页上开展各类保险销售活动;变相修改条款、违规赠礼、返现或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违规调整准备金和赔付率数据,导致财务数据失真。

    但在商车费改的大环境下,拼费用、打价格战等顽疾并未消失。

    用华农保险总经理张宗韬的话来说, 2016、2017年以来的市场价格竞争,尤其是费用竞争之惨烈,闻所未闻,甚至可以说骇人听闻。

    三次商业车险费改在即?

    一家大型互联网保险公司CEO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第一次、第二次费改的成效来看,已经有一些作用,尤其是在现在严监管的大环境下,监管层会更加有力地去推动第三次商车费改。所以这次这么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受到监管处罚对于整个车险市场是有相当大的震慑作用的。今后大家对于这个车险业务的合规经营以及对监管要求的配合度肯定会非常高。所以我相信,第三次车险费改应该会起到比较好的市场规范作用。”

    其实,早在2017年年末,关于商车险三期费改的消息就已经流传开来。目前业内流传的改革版本是,部分试点地区将不再设置费率自主浮动系数上下限。这就意味着,若险企一味主打价格战,车险价格只能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最终受伤的还是险企。

    而车险费改对于车主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一次费改之后,不仅将车型考虑在内、解决了“高保低赔”的问题、拓宽了保险责任,还更多地考虑了“人的因素”,如出险2次的保费上浮25%、3次的上浮50%、4次的上浮75%、5次的保费翻倍;但如果驾驶习惯好,上一年没有出险,综合算下来,车险费率最低可以享受到基准费率的6折,如果连续两年没出险,保费最低可以打5折,如果连续3年或以上没出险,保费最低可以打到4折左右。

    而二次费改之后,“好车主”更受重视,“差车主”则越来越“不受待见”。如风险系数较高的大型货车,费用上涨得就比较高。而随着商车费改的深入,驾驶习惯好的车主依然能够享受到好的优惠待遇。

    同时,费率市场化对于大型险企来说无疑是机会,但对于中小险企来说,则是危机。

    随着商车险费改的持续推进,车险费率继续下调,财险“老三家”凭借自身品牌、渠道、规模、风控等优势,行业地位保持稳固,2017年1-11月,前三大产险公司市场占有率由2016年的63.07%小幅升至63.56%。而中小财险面临承保亏损、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高歌猛进的大型财险公司搭配哀鸿遍野的中小型财险公司,就是近些年财险业发展的全景。

    但在保监会产险部主任刘峰看来,中小公司经营困难并非改革之过。困难始终存在,原因一是品牌、管理、数据、网点、服务、人才等各方面都不具备和大公司竞争的实力;二是经营理念存在偏差,追求大而全,缺乏拳头产品;三是股东实力有限、公司治理存在缺陷,该增资的时候增不了资,股东会都开不了,有的公司3年五换总经理。同时,他还提醒中小公司要“先炼金刚钻,再揽瓷器活”。

    上述互联网保险公司CEO亦表示:“完全靠拼手续费已经落伍了,以后主要是拼品牌和服务。若第三次费改落地,中小财险公司如果还走过去拼手续费抢市场份额的老路,我觉得会很难生存。只有走出自己差异化的道路,走出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

    事实也是如此,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车险业务占比71.4%,为历年来新低。车险业务增速10%,非车险业务增速24.4%,其中,健康险增幅34%,意外险增幅27%,责任险增幅25%。车险市场份额正逐步向非车险让渡。

    在全球财险市场中,车险业务平均占比42%,欧洲等发达市场不足三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车险业务保新保全保足的空间已经有限,非车险市场仍有蓬勃的发展空间。

    (来源:华夏时报)

版权所有: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08000254号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429号

Copyright (C) Bohai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2006-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