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教育宣传
消费者教育宣传

莫让校园贷“贷”走青春

    近些年,一些不良网络信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隐瞒实际信贷标准等手段,误导、诱骗学生进行借贷,严重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与身心健康。今天就为广大学生送上防骗攻略,避免被校园贷“贷”走青春!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是在校学生向金融机构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借贷时通常无抵押无担保,但一些借贷公司存在高利借贷的情况。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严重的危害。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校园贷的特点

    1.在校园内部及周围张贴广告,或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途径发布广告,打着手续简单,仅需用学生证、身份证就能申请贷款等虚假旗号诱骗在校大学生。

    2.放款门槛低、额度小,后期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担保费、罚息、违约金等手段,利滚利,翻倍速度极快,让借款人不堪重负。

    3.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甚至暴力等手段催收欠款。

    校园贷的危害

    1.不合理的高利息

    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低利息”并不可信。

    2.连累身边同学家人

    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用身份证替别人办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债务将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

    3.一旦逾期,“全方位”催款

    一旦贷款还不上,部分网贷平台除了通过常规途径追款,还会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手段催款逼债。

    4.易滋生借款恶习

    一些网贷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误导学生过度消费,从而转向校园贷获取资金。除了让学生背上高额利息,还有可能引发赌博、酗酒等恶习,甚至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5.易诱发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信息搞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如何抵制校园贷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是避免深陷“校园贷”陷阱的基本前提,理性认识自己的消费能力,做到量入为出,避免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不盲目消费,不跟风攀比。

    2.增强防范意识,谨慎使用和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不轻易对外泄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宿舍住址、父母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及个人隐私,更不能贪图小利而帮助别人“刷单”或提供贷款担保,切忌答应他人以自己的名义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办理分期贷款。

    3.了解正当的借款渠道。如果确需申请贷款的,一定先和父母沟通,认真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到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寻求正当的借款渠道。贷款前还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明确贷款的额度、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理。

    4.主动学习有关金融方面的消费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对各种形式“校园贷”陷阱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防范意识。

    5.不参与、不宣传“校园贷”违规违法活动;不煽动、不胁迫他人在“校园贷”中借款;不张贴、不转发“校园贷”违规违法信息;不冒用、不顶替他人身份进行校园贷款。如不慎受到“校园贷”侵害,除了及时向父母、老师求助,还可拨打110报警或向有关部门举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本期小课堂的全部内容,请广大学生切记,理性消费,提高警惕,抵制校园贷,青春不还债!

版权所有: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08000254号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429号

Copyright (C) Bohai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2006-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