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教育宣传
消费者教育宣传

掌握诈骗心理学,一起见招拆招!

    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直播等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便利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却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综合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什么人容易被骗?不法分子利用了哪些心理弱点实施诈骗?

    接下来就从心理学分析,针对电信网络诈骗,一起见招拆招!

    什么人容易被骗?

    1. 过于自信的人:

    此类人往往自诩精明,对反诈宣传持轻视、不屑的态度,认为自己不会笨到被骗。此外,一些人喜欢钻空子、“薅羊毛”,抱有投机心理,这类人是高危被骗群体。

    2. 涉世不深的人:

    以在校学生或者刚走出社会的人为主,面对复杂社会,缺乏相应的分辨能力。有时一通电话、一条信息就能让他们乱了方寸,从而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3. 缺乏辨别能力的人:

    此类以年长者居多,他们人生阅历颇深,但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与网络信息时代脱节。容易轻信其他说客,执意在一些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消费(虚假贵金属、期货、保健品等),甚至儿女都无法劝阻,最后被骗走大量积蓄。

    诈骗分子利用了哪些心理弱点?

    1. 贪念

    利用人的贪念实施诈骗是最普遍的手法。施以小利,诱骗上钩,放小抓大,最后拉黑走人。常见的贷款诈骗,就是以“无抵押、低息、快速放款”为诱饵实施骗术。更有甚者利用“爱情陷阱”逐步诱骗受害人投资、消费,最后“人财两空”。

    2. 恐惧

    利用人的恐惧心理实施诈骗的手段由来已久,最典型的就是冒充公检法诈骗。通过一部电话,就能对受害人进行远程控制,通过诱骗、恐吓等方式使受害人一步步掉进圈套。

    3. 大意

    转账汇款不经过任何核实,过后才追悔莫及。冒充熟人诈骗就是典型案例,包括冒充领导、同事、朋友等。不法分子会不断以各种理由催促你,等你的一个“大意”落入陷阱。

    基于“诈骗心理学”,一起“见招拆招”!

    1.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不随意丢弃快递单、票据,不轻易发布和透露个人信息。

    同时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在相关网站输入手机号码、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前要谨慎核实域名真实性,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不使用违规收集信息App,谨防钓鱼陷阱。

    2. 不出租出售“两卡”

    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绝不出借、出租、出售银行卡以及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甚至有可能在个人征信上留下污点。

    发现出借、出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3. 加强账户安全管理

    提高银行账户安全性,给自己的账户上好“锁”,是风险防范的关键一环。

    可以为银行卡、网上银行等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设置、保存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相同的密码;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他形式的动态密码。

    4.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

    金融知识不足或风险意识薄弱是让很多电信网络诈骗得逞的直接原因。因此,提高相关认知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是防骗避损的核心应对之策。

    应密切关注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件,加以了解并提高警惕。对公安机关通过各类平台发布的风险防范要点,以及电信运营商、银行等机构推送的安全提示、金融知识等,应当予以关注。

    5. 培养良好支付习惯

    尽管电信网络诈骗真假难辨,但只要时刻保持警惕,养成良好支付习惯,把控住转账汇款的最后一道关口,仍可有效避免损失。

    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邮件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时,须保持谨慎,并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尽快核实确认,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银行、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寻求帮助。

    以上就是今天的金融安全小课堂,未来渤海财险也将持续开展系列线上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敬请期待。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学习金融知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技能,争做金融好网民!

版权所有: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津ICP备08000254号

津公网安备12019202000429号

Copyright (C) Bohai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2006-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